古琴大师 · 杨青 杨青,古琴演奏家、音乐教育家,1951年8月生于北京。现任国际中国音乐家联合会副主席,国际古琴学会常务副会长、秘书长。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(中国琴会)副会长、秘书长。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副会长。北京乐器学会副会长。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。北京大学国学社传统文化领域顾问。 长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,致力于传统文化遗产的推广与普及,组织了百余场公益文化交流活动,获得由中华慈善总会颁发的公益活动贡献奖。受邀担任2009年度CCTV民族器乐大赛古琴组总决赛评委。录制有专辑:《古琴经典八曲讲析》(国务院新闻办出版),《琴歌》(国家大剧院录制首张古琴专辑,获2011年度中国十大发烧唱片奖),《红楼梦(琴歌续作)》,主编《古琴弹奏经典歌曲三十首》及《古琴弹奏经典歌曲(二)》(附CD,人民音乐出版社)、教材《少儿学古琴》(人民音乐出版社、附教学示范DVD光盘)、《古琴艺术知识二百问》(人民音乐出版社、附CD)。 曾应邀为长江商学院、北大政府学院、清华总裁班举办古琴讲座,还曾多次应邀为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北京外国语学院、中国传媒大学、烟台大学、兰州理工大学、沈阳音乐学院等各地高校举办古琴讲座与展演。
    打击乐大师 · 陈佐辉 陈佐辉——中国当代杰出民乐演奏家、国家一级打击乐演奏员;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文艺家、文化部优秀专家、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、广东特支计划--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、第十一、十二届广东省政协委员;历任广东歌舞剧院副院长、广东民族乐团团长;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兼民族打击乐学会副会长,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兼打击乐专业委员会顾问,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、广东省音协副主席兼打击乐艺术委员会会长、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;中央音乐学院、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。陈氏精通潮州锣鼓乐,深谙中国多种民族鼓乐和西洋打击乐的演奏技法。其演奏风格刚柔相济、轻重有致、潇洒自然、表里相应,极富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。乐评家称:“陈佐辉的成功之处,在于他能通过鼓点去引导观众来理解自己要表现的乐曲内涵”、“陈氏的传统音乐功底深厚,现代演绎技法高超,是当今活跃于世界舞台的中国鼓乐界实力派演奏家”。陈氏现致力于中国民族鼓乐的演奏、研究、创作及教学,为传承与发展中国民族鼓乐不遗余力。
    古琴大师 · 熊雲韻 熊云韵,旅美青年古琴演奏家。全国古琴大赛金奖。熊云韵老师的代表曲目《广陵散》获颁世界金狮奖 “演奏金奖”。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古琴专业。熊云韵潇湘古琴院院长。潇湘琴社社长。自幼受家父影响熏陶喜爱古琴并学习古琴,至今习琴 20年。先后受教于家父熊开华、唐健垣、李祥霆、朱晞、龚一、戴晓莲、李禹贤七位琴家。熊云韵老师的古琴演奏独具个人风格,刚柔并济,演奏技巧精湛华丽却不失古雅内涵,色彩浓厚却不失优雅细腻。她时常应邀在国内外参与及举办过多次古琴独奏音乐会,并为多部影视剧编配演奏古琴曲均获得较大好评与成功。旅美期间,应邀在特拉华州,纽泽西州和马里兰州举行了多场独奏音乐会。2010年回国后被聘为香港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荣誉主席,中国古琴学会理事,厦门大学古 琴社高级顾问。任首届香港国际琴筝诗乐邀请赛评委、2012中国民族器乐艺术节古琴组评委、2013第十六届世界金狮奖艺术大赛评委。
    古琴大师 · 魏圩 魏圩,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博士,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(中国琴会)常务理事,古琴名家吴文光、成公亮、马杰之高足魏圩教授,魏教授乃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博士,数十年习乐,精通琴筝,获奖无数,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与省级学科研究课题,是当世不可多得之琴学人才。2014 年全国古琴大赛专业 A 组金奖得主。参与江苏教育台《艺术之门》节目录制和《金陵交响》演出。承担南艺大型原创音乐剧《古今流觞》古琴部分演奏与编创。出版古琴专辑《琴·乐》,其中《流水》一曲,出版古琴专辑《琴·乐》,其中《流水》一曲,入选『第十届南宁国际视听展』纪念特辑CD,作为高端发烧音响系统标准测试的必备曲目。
    古琴大师 · 张子盛 1989年学琴,师从津门九疑派琴家高仲钧先生、李允中先生。又先后求师刘丽、吴文光、龚一、李祥霆等诸多名家。1992年获杭州国际古琴邀请赛最高奖。为使自己博涉多优,还问道于津门词家张牧石、曹长河、王焕墉诸前辈,书法名宿余明善先生。并拜著名学者义宁陈云君先生为师,为琴外之功打下了雄厚的基础。2000年后受吴景略先生所开创虞山吴派的影响愈深,特别是吴文光先生的心理表现主义体系,对其演奏风格和审美产生的影响。在对虞山吴派的进一步研习同时,结合自身特点形成运指华美、取音纯净、注重以心取韵、心韵合一的演奏风格。2010年开始,更加深入对各流派特色曲目的研究与吸收,并将研究的心得运用在打谱与创作之中,取得一定成果。他坚信艺术的生命力的表现之一是差异性,如果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将是艺术的末路。
[共15條记录 第3頁/共3頁]